電加熱凍干機適用于實驗室、科研單位小試凍干,使用方便,占地空間小,易于維護。廣泛應用在大學實驗室、科研機構、生命科學、生物技術、食品化工等領域物料的凍干。凍干后的物料,其形狀、顏色、分子結構保存完好,加水后能快速恢復原狀。
因此,如果產品的冷凍溫度低于-40°C,板層均勻性驗證的溫度當然可以選擇其它更具“代表性"的溫度,但制定需求時,需要注意以下一些考量因素。
1.對產品設計空間的理解
對于低溫條件下板層表面溫度均勻性的擔憂,很多是出于對產品預凍效果的影響。而產品的冷凍溫度的設定在研發時是基于產品的關鍵溫度來設計的,也會考慮結晶成核的差異所需要的一定過冷。了解配方的設計空間,了解配方中冷凍溫度制定時的冗余量,會有助于評估低溫板層均勻性指標的接受標準。例如,如果在-50°C時板層均勻性為+/-3°C,那么出現-47°C時是否還能足夠低于產品的關鍵溫度,留有冗余量。
2.設備性能和配置
導熱流體在越低溫條件下,其流動性能也會變差,環境溫度對板層表面溫度的影響也越會放大,顯然當驗證溫度越接近設備的極限溫度時,表面均勻程度就越難被保證。因此在提出更低溫度下的板層均勻性標準時,不能簡單照搬-40°C條件的標準。追求低溫條件下更好的板層均勻性指標,可能需要電加熱凍干機系統配置上的調整來支持實現,例如選擇更低厘斯的硅油、性能更強勁的制冷系統配置等等,當然配置的變化會帶來設備購買和運營成本的增加。
3.板層空載均勻性≠產品均勻性
有一些觀點認為板層均勻性指標并不重要,因為其不能體現最終產品的均勻性,這種觀點雖然有些激進,但不是*沒有道理的,空載板層均勻性的驗證只是一個輸入量(input),對評價產品均勻性研究提供參考,但不能等同于影響凍干產品均勻性差異的絕對條件,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淺顯地談到過一些影響凍干產品均勻性的原因。
